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基本要求、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审核程序及审核意见。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工作。
Title:Regulation for Legal Review of Major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Decisions in Market Supervi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A41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103—2024 市场监督管理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明确法制审核的流程与要求,确保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公正。以下选取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法制审核范围的规定。该标准指出,涉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重大权益的行政执法决定均需纳入法制审核范围。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在作出这些决定时,必须先经过法制机构或专职人员的合法性审查,以防止不当决策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例如,当市场监管部门拟对企业实施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时,应启动法制审核程序,确保处罚依据充分且程序正当。
其次,在审核内容方面,标准特别强调了对事实认定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律是否准确等方面的审查。这实际上是从源头上把控行政执法质量的重要环节。比如,在处理一起涉嫌虚假宣传案件时,法制审核不仅要核查举报材料的真实性,还需确认相关广告内容是否确实存在误导消费者的情况,并检查所引用法律法规的具体条款是否恰当。只有经过这样全面细致的审查后,才能保证最终做出的决定经得起检验。
此外,标准还明确了法制审核时限,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五个工作日。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拖延而导致案件积压。同时,对于复杂疑难案件,则允许适当延长审核期限,但需事先获得负责人批准。这种灵活性设置既体现了对特殊情况的理解,也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标准鼓励采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法制审核工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电子政务平台实现在线提交、流转和反馈等功能,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增强透明度,便于公众监督。因此,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应的信息系统,推动标准化建设向数字化转型迈进。
综上所述,《DB14/T 3103—2024》为规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各项规定,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维护公平正义,促进法治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