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岸带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修复流程、技术方法及监测评估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河岸带生态修复工程的设计、施工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iparian Zon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ACCEM 123-2024河岸带生态修复技术规程》中关于植物配置的新旧版差异解读
在新版《TACCEM 123-2024》中,植物配置部分的调整尤为显著。与旧版相比,新版更加注重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稳定性,强调了乡土植物的应用比例以及季节性景观效果。例如,在旧版中,植物配置主要以单一功能为主,如防洪、护坡等,对植物种类的选择和搭配要求较为宽松。而新版则明确规定,河岸带植物配置应优先选用乡土植物,并且乡土植物的比例不得低于70%。这一改变旨在通过增加本地物种的使用量,提高生态系统适应性和减少外来物种入侵的风险。此外,新版还增加了关于植物群落结构的设计要求,提倡构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相结合的多层次植被结构,以增强生物多样性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这种调整不仅有助于恢复河岸带原有的生态功能,还能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视觉体验。对于工程实施者来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场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并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和布局方式,确保达到预期的生态修复效果。同时也要注意定期维护管理,及时修剪枯枝败叶,防治病虫害,保障植物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