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胡椒全产业链生产的基本要求、产地环境、种苗繁育、种植管理、采收加工、产品质量、包装储运及追溯体系。本文件适用于胡椒的全产业链生产过程。
Title: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Whole Industrial Chain Production of Pepp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6/T 630-2024《农产品全产业链生产规范 胡椒》是海南省发布的关于胡椒全产业链生产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几个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产地环境要求:该标准规定胡椒种植地的土壤pH值应在5.5至7.0之间,且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2%。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土壤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透气性,为胡椒提供适宜的生长条件。同时,产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城市生活区,以保证胡椒产品的质量安全。
2. 种苗选择与处理:标准指出种苗应选用经过检疫合格、无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并在播种前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方法包括使用浓度为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这样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苗表面的病原微生物,提高成活率。
3. 施肥管理:标准强调要根据胡椒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合理施用肥料。幼苗期主要施氮肥促进枝叶生长;开花结果期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此外,提倡使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既能满足作物营养需求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4. 病虫害防治:对于病虫害防控,标准倡导采用物理、生物及化学综合措施。例如,在田间设置黄板诱杀害虫,利用天敌如瓢虫控制蚜虫数量;必要时才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的规定,确保最终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5. 采收与加工:当胡椒果实由绿色转为红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清洗、晾晒或烘干等步骤。其中,自然晾晒应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避免潮湿导致霉变;而机械烘干则需控制温度不超过60℃,以免影响品质。
通过以上关键环节的有效管理和执行,能够全面提升胡椒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