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灵芝仿野生栽培的环境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加工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地区紫灵芝的仿野生栽培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ild-Simulated Cultivation of Purple Lingzhi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870—2024紫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紫灵芝仿野生栽培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选址与建场部分,标准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在海拔300米至1000米之间,且需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具体来说,土壤类型以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pH值应在5.5至6.5之间。同时,场地周围要保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以便提供遮荫环境,避免阳光直射。
对于培养基质的选择,标准指出应采用阔叶树木屑为主要原料,并加入适量的麸皮、玉米芯等辅料。培养基质的含水量应控制在60%左右,pH值调整到5.5至6.0之间。此外,在装袋过程中要确保袋子密封良好,防止水分流失和杂菌侵入。
在接种环节,标准强调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接种室需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接种人员需穿戴无菌工作服并佩戴手套,接种工具也需提前灭菌。接种完成后,将菌袋置于温度为25℃±2℃、湿度为85%-90%的环境中培养。
关于出菇管理,标准建议当菌丝长满整个培养基后,可逐步增加通风量,降低室内湿度至80%-85%,并将温度维持在20℃-25℃之间。此时可以适当减少光照强度,但需保证散射光充足。如果发现有病虫害发生,应及时采取物理或生物防治措施,切勿使用化学农药。
最后,在采收阶段,标准规定当子实体完全展开且孢子尚未大量释放时即可采收。采收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其他未成熟的子实体。采收后的紫灵芝应立即进行清洗、晾晒或烘干处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以上是对《DB45/T 2870—2024紫灵芝仿野生栽培技术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具体解析,希望对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