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CIM)数据共享的总体要求、数据分类与编码、数据内容、数据交换格式及共享服务接口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数据共享与交换的相关规划、设计、开发和管理活动。
Title:City Information Modeling Data Sharing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10T 347-2024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规范》是河北省地方标准,为城市信息模型(CIM)的数据共享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深度解读:
1. 数据分类与编码规则
标准明确规定了城市信息模型中的数据应按照地理空间、建筑设施、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四大类进行分类,并给出了具体的编码规则。例如,地理空间类数据使用特定前缀标识,便于系统间识别和管理。这种分类方式不仅提高了数据管理效率,还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2. 数据格式要求
数据格式统一是实现数据共享的关键。标准指出所有数据应采用标准化的文件格式,如CityGML或IFC等开放格式。同时,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如图片和视频,需提供元数据以保证其完整性和可用性。这有助于打破不同平台之间的技术壁垒,促进数据的无缝对接。
3. 数据质量控制
在数据质量方面,标准强调了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和分发全过程的质量保障措施。要求建立数据质量评估机制,定期对数据进行检查,包括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的检验。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数据的可靠性,从而增强数据共享的信任度。
4. 安全与隐私保护
针对敏感信息的安全传输与存储,标准提出了加密技术和访问权限管理的要求。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相关数据,且所有的操作记录都必须留存备查。此外,对于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必须采取匿名化或其他保护手段来防止泄露。
5. 互操作性测试
为了验证不同系统之间能否成功实现数据交换,标准建议开展互操作性测试。这包括但不限于接口兼容性测试、协议一致性测试以及实际业务场景下的功能测试。通过这样的测试可以发现并解决潜在的问题,确保各个参与方能够顺利地进行数据交互。
综上所述,《DB1310T 347-2024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规范》从多个维度规范了城市信息模型数据共享的行为准则,为构建智慧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