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的总体要求、数据内容、数据结构、数据质量及数据库建设流程等。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建筑物与地块数据的采集、处理、建库及管理。
Title:Building and Plot Data Database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7T471-2024《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规范》是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关于建筑物和地块数据管理的地方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和地块数据的建库要求、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及质量控制等内容,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建筑物和地块数据建库工作。
下面对标准中的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数据分类与编码:标准明确指出,建筑物和地块的数据应按照用途、功能等属性进行分类,并给出相应的编码规则。例如,住宅类建筑使用特定代码表示,商业服务设施则有另一套代码。这一规定有助于实现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和高效检索。
2. 数据采集精度:对于地籍测量成果,要求平面位置误差不超过±5厘米,高程误差不超过±3厘米。而对于建筑物信息采集,外业调查时应对每幢房屋进行实地踏勘核实,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是为了保障后续应用中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3. 数据整合与更新机制:强调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对数据库内容进行检查核对,及时补充新建成或拆除的建筑物信息,修正错误数据。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共享资源信息,避免重复劳动。
4. 安全保密措施:鉴于建筑物和地块数据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在建库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关于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的规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对外提供或泄露相关信息。
5. 质量控制环节:从数据收集到最终入库前的每一个步骤都设置了严格的质量检验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内业审核、外业复测、专家评审等多个层面。只有经过全面审查确认无误后才能正式入库保存。
6. 格式统一要求:所有入库的数据均需符合规定的文件格式和技术标准,如采用XML、JSON等开放性较强的格式来存储结构化数据;对于影像资料则推荐使用TIFF或者JPEG2000压缩比高的图像文件格式。
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出,《建筑物与地块数据建库规范》不仅涵盖了从基础测绘到具体操作流程的一系列指导原则,还特别注重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细节把控以及长期维护管理策略。这对于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