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使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原理、试剂与材料要求、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疾控中心及相关实验室进行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定量检测及评估疫苗免疫效果。
Title:Rapid Fluorescent Foci Inhibition Test for Detecting Rabies Virus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Clinical Appl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是检测人和动物血清中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重要方法。在最新发布的TCADERM 3057-2024《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技术规范》中,相较于旧版标准,对样本处理和结果判定部分进行了显著优化。
以样本稀释液的选择为例,新版标准明确要求使用含有0.1%吐温-20的PBS作为样本稀释液。这一改动基于大量实验数据表明,吐温-20能够有效减少非特异性结合,提高检测灵敏度。具体操作时,首先将待测血清样本按1:2的比例加入稀释液中进行初次稀释,然后按照1:2递增倍比稀释至8个浓度梯度。每份样本需同时制备阴性和阳性对照。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稀释过程中,所有操作均应在4℃条件下完成,并且每次移液后立即混匀,确保样本与稀释液充分结合。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孵育时间的重要性。样本与病毒混合后的孵育时间应严格控制在60±5分钟之间。过短的孵育时间可能导致病毒未能充分与抗体结合,影响检测准确性;而时间过长则可能引起假阳性结果。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设备运行参数设定孵育时长,并通过定时器精确计时。
总之,TCADERM 3057-2024通过对样本稀释液选择、稀释步骤及孵育时间等关键环节的细化规定,进一步提高了RFFIT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