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靖江河豚(红烧、白烧)制作技艺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制作工艺、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靖江地区按照传统技艺制作的红烧河豚和白烧河豚的生产与经营。
Title:Making Skills of Jingjiang Puffer Fish (Braised and White-cooked)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1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靖江河豚”制作技艺作为地方特色传统烹饪技艺,其标准化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DB3212/T 1165—2024《“靖江河豚”(红烧、白烧)制作技艺》规定了靖江地区制作河豚菜品时的技术要求与操作规范。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原料选择
标准明确指出,用于制作“靖江河豚”的原料必须是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鲜活河豚鱼种,且需来源于靖江市境内长江水域或经批准的人工养殖基地。这不仅确保了食材来源的安全性,也体现了对地域特色的尊重。同时,还强调了活鱼宰杀后应在两小时内完成初步处理,以保证肉质的新鲜度。
二、加工工艺
在加工环节,标准详细描述了从清洗到成品的全过程。其中特别提到,去除内脏时应采用专用工具,并确保彻底清理干净,避免残留影响口感及安全。此外,在红烧和白烧两种烹饪方式上分别给出了具体步骤:红烧需先将河豚煎至金黄色再加入调料慢炖;而白烧则要求保持原汁原味,仅添加少量姜片去腥即可。这些细致的规定有助于厨师严格按照传统方法操作,再现正宗风味。
三、质量评定
为了保证出品一致性和高水平,该标准设定了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外观色泽、香气浓郁程度以及口感细腻与否等方面。例如,合格的成品应当呈现出诱人的光泽,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并且入口即化不失弹性。通过这样的量化指标可以有效监督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以上是对DB3212/T 1165—2024中几个核心内容的深入分析。该标准不仅为从业者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障。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地方特色美食得到科学合理的规范,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