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场所与设施要求、人员管理、食材采购与储存、加工制作过程控制、废弃物管理及应急处置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农村地区举办的集体聚餐活动及其相关食品安全管理。
Title:Rural Collective Catering Food Safety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X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6T 1089-2024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是江苏省南通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提升农村地区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食品原料采购与验收
标准明确要求,食品原料必须从具有合法资质的供货商处采购,并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于散装食品及生鲜肉类等高风险食材,应索取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此外,还应当建立完整的进货台账记录,确保可追溯性。
二、关于加工过程控制
在食品加工环节,规定了食品加工场所应保持清洁卫生,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施。操作人员需持有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并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特别是冷菜制作,应在专间内完成,且温度控制在10℃以下。
三、关于餐饮具清洗消毒
餐饮具的清洗消毒是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标准强调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彻底清洗消毒餐具,并定期对消毒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同时指出,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不得重复使用。
四、关于留样管理
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标准提出了留样的具体要求:每餐次所供应的所有菜品均需留样,数量不少于125克,存放在专用冰箱内冷藏保存48小时以上。留样容器需标明日期、时间及菜品名称等信息。
五、关于应急处置措施
当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时,应及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同时停止供应可疑食品,保护现场不被破坏。组织相关人员接受医学检查,并妥善安置受影响人群。
以上内容涵盖了农村集体聚餐过程中多个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要点,有助于提高主办者和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保障公众饮食安全。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营造更加健康的用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