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原则、内容要求、技术方法及管理流程。本文件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档案的建设和管理活动,为地方非遗保护工作提供指导。
Title:Norm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rchiv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04
国际标准分类号:0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与管理规范》(编号为DB3205/T 1126-2024)是一项专门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与管理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的发布对于推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概念,即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过程及其成果的文件材料集合。这一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所有参与者在同一语境下理解档案的意义。
其次,在“档案收集”章节中,标准强调了全面性和真实性原则。要求收集工作应涵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表现形式,并且所收集的资料必须真实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状况。例如,对于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不仅要记录技艺本身的操作流程,还要包括其历史背景、发展脉络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等信息。这种详尽的记录方式有助于完整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
再者,“档案整理”部分提出了分类整理的要求。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别,如民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分别建立相应的档案体系。同时,还要求采用统一的格式和技术手段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以便于长期保存和便捷查阅。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未来的研究和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档案保管”条款中特别指出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料。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盗设施的完善、定期检查维护设备、制定应急预案等。只有确保了档案的安全性,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的最大化。
最后,“档案利用”部分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合理合法地使用这些资源。无论是用于学术研究还是教育普及,都应当尊重原作者或传承人的权益,并且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生活当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与管理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框架。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同时也展现了地方政府部门积极履行职责的态度。希望各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共同守护好这份宝贵的文化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