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选择的原则、种类、配置要求及维护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海绵城市相关项目的植物选择与应用。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Plant Selection in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1T 0047-2024海绵城市植物选择技术导则》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选择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植物选择的基本原则部分,导则强调了适地适树的原则,要求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水文特征来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例如,对于干旱地区的项目,应优先选用耐旱性强的植物如沙棘、骆驼刺等;而在湿润地区,则可以考虑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
其次,在植物的生态功能方面,导则指出植物的选择不仅要满足景观需求,还要能够发挥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具体来说,导则提倡使用具有较强滞尘能力的植物,比如银杏、悬铃木等落叶乔木,以及能够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如槐树、榆树等。此外,导则还鼓励在设计时增加植被覆盖率,以提高雨水渗透率并减少地表径流。
再者,导则对植物的多样性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议在一个区域内配置多种类型的植物,形成多层次的绿化结构,这样不仅可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还能为不同种类的生物提供栖息环境。例如,在公园绿地中,除了常见的草坪外,还可以搭配灌木丛、小型乔木甚至攀援植物,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另外,导则特别提到要重视本地原生植物的应用。由于本地植物已经适应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因此它们更容易成活且维护成本较低。同时,使用本地植物也有助于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和生物多样性。
最后,导则还规定了植物配置的具体方法和技术参数。例如,在行道树的选择上,要求株距一般为4至6米,并且需要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而在水体周边,则需设置缓冲带,宽度通常不少于3米,并种植相应的水生或湿生植物。
通过以上这些详细的解读可以看出,《DB1501T 0047-2024海绵城市植物选择技术导则》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植物选择依据,也为实际操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案,有助于推动内蒙古地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