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羊肚菌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栽培季节、菌种选择与制备、栽培场地准备、播种管理、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及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Morel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7T 52-2024《羊肚菌栽培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羊肚菌的栽培过程,提高产量和质量。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选址与建棚环节,标准要求栽培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且无污染的地方,土壤pH值应在6.5至8.0之间。棚室建设需考虑通风、保温性能,并配备遮阳网以调节光照强度。这一规定确保了羊肚菌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避免因外界因素影响其正常发育。
其次,在培养料配制方面,标准指出培养料主要由稻草、麦秸、玉米芯等原料组成,加入适量的氮源如豆饼粉或尿素以及磷钾肥。同时强调了发酵的重要性,要求培养料在堆制过程中定期翻动并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以促进有益微生物繁殖,抑制病原菌滋生。
再者,在播种管理上,标准建议采用条播或撒播方式将菌种均匀分布于培养料表面,覆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左右。播种后要维持棚内空气相对湿度85%-95%,温度保持在10℃-20℃范围内,适时通风换气防止湿度过高导致烂根现象发生。
此外,关于田间管理还特别提到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物理方法如设置防虫网、粘虫板等措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一旦发现病害迹象应及时清除受感染部位并喷洒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最后,在采收阶段规定当子实体伞盖充分展开但尚未开裂时即可收获,注意不要损伤周围幼小菇体。采收后的鲜品应尽快冷藏保存或者加工处理以防变质。
以上内容为DB6107T 52-2024中较为重要的几项技术要求,遵循这些规范能够有效提升羊肚菌栽培的成功率及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