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北京市辖区内企业或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化与报告的核查原则、核查流程、核查方法及核查报告内容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对北京市辖区内企业或组织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进行第三方核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rbon Emission Ver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2323-2024《碳排放核查技术规程》是北京市地方标准,为碳排放数据的核查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解读:
1. 适用范围:该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开展的碳排放核查活动。这明确了规程的地域和行业覆盖范围,确保核查工作的规范化和一致性。
2. 术语和定义:规程中对“碳排放”、“核查”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碳排放”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等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以二氧化碳当量表示。清晰的定义有助于统一各方理解,避免因概念模糊导致的分歧。
3. 核查程序:规程详细规定了核查的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在准备阶段,核查机构需制定核查计划并获得被核查方的认可;实施阶段则要求核查员现场收集证据并验证数据准确性;报告阶段则是形成最终的核查报告,并提交给相关部门。这一系列步骤确保了核查过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审核与分析:规程强调了数据审核的重要性,要求核查人员不仅要核对原始记录的一致性,还需评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此外,还应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异常值或趋势变化,从而提高核查结果的可信度。
5.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核查工作的客观公正,规程提出了多项质量控制措施。比如,要求核查团队保持独立性,不得参与被核查方的任何经营活动;同时建立内部复核机制,由资深核查员对初级核查员的工作成果进行审查。
6. 保密义务:规程特别指出,所有参与核查工作的人员都负有严格的保密责任,未经允许不得泄露与核查相关的信息。这是保护企业和机构商业秘密的重要保障。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碳排放核查技术规程》不仅为碳排放核查提供了具体的操作指南,而且从多个维度强化了核查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推动北京市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碳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