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二次供水“互联网 监管”平台的总体要求、功能要求、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管理、系统安全及运行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内二次供水“互联网 监管”平台的建设、应用和管理。
Title: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Internet-based Supervision Platform of Secondary Water Supply DB6101T 3198-2024
中国标准分类号:P57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3198-2024《二次供水“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技术规范,旨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二次供水系统的监管水平。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数据采集与传输
- 条文规定:平台应具备实时采集二次供水设备运行状态、水质监测数据的能力,并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 解读:这一要求强调了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为了满足此规定,平台需要部署高效的数据采集设备,如传感器和物联网模块,同时采用加密通信协议来保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
2. 信息展示与查询
- 条文规定:平台需提供直观的信息展示界面,支持用户按时间、地点等条件查询历史记录。
- 解读:这意味着平台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功能性,还要注重用户体验。开发者应优化用户界面设计,使其易于操作,同时建立强大的数据库索引机制以加快查询速度。
3. 异常报警与处理
- 条文规定:当检测到水质或设备运行参数超出预设范围时,系统应及时发出警报,并记录相关事件。
- 解读:此条款突出了预警机制的重要性。系统应配备智能算法来分析数据模式,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此外,还应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流程,以便快速解决问题。
4. 系统维护与升级
- 条文规定:定期对平台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其持续稳定运行;根据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适时更新版本。
- 解读:这表明平台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改进。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维护计划,包括但不限于定期巡检、软件更新以及硬件更换等措施。
5. 隐私保护
- 条文规定: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收集、存储、使用个人信息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泄露。
- 解读:鉴于当前社会对个人隐私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本条款显得尤为重要。开发人员必须熟悉并遵循GDPR或其他适用的隐私法律框架,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敏感信息暴露的风险。
综上所述,《二次供水“互联网+监管”平台应用规范》为构建高效可靠的二次供水监控体系提供了指导原则。各参与方都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共同促进城市供水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