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中型灌区在组织管理、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济经营、信息化建设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设计灌溉面积为5万亩及以上的大型灌区和1~5万亩的中型灌区的标准化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Large and Medium-sized Irrigation Distri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789—2024《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规范》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的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组织机构与职责
标准要求灌区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具体来说,管理单位需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并配备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这有助于确保日常管理和突发情况下的快速响应。
2. 管理制度
标准强调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生产责任制、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等。这些制度应当覆盖从灌溉水源到田间工程的全过程,以保证灌区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水资源管理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标准提出要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这意味着不仅要对总的用水量进行限制,还要根据作物种类和生长阶段合理分配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4. 设施维护
对于灌区内的各类建筑物如渠道、涵闸等,标准规定了定期检查维修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防止事故发生。
5. 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标准鼓励灌区管理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数据采集、分析处理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6.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编制也是本标准关注的重点之一。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其他紧急事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以上内容只是该标准的一部分精华所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希望上述解读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DB23/T 3789—2024《大中型灌区标准化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