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浆土旱田有机物料还田的技术要求、操作方法、质量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白浆土区域旱田作物生产中有机物料还田的实施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turning Organic Materials to Upland Fields in Baijiang Soil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白浆土是一种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分布的特殊土壤类型,其上层为腐殖质层,下层为白浆层。这种土壤具有较高的潜在肥力但易受管理不当影响。《DB23/T 3764—2024白浆土旱田有机物料还田技术规程》旨在规范该类土壤旱田中有机物料还田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本规程中明确指出,有机物料的选择至关重要。推荐使用经过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植物秸秆以及专用生物堆肥作为还田材料。这些有机物需在施用前完成至少三个月以上的发酵过程,确保其中有害微生物被有效杀灭,并且能够释放出足够的养分供作物吸收利用。
对于施用量的规定同样严格,每公顷耕地建议施加15至20吨干物质重量的有机肥料。这一范围既能满足土壤改良需求又避免过量造成环境负担。同时强调要根据具体地块情况调整实际用量,比如土壤肥力较低或耕作历史较短的区域可适当增加施肥量。
此外,规程还特别提到施用方式的重要性。提倡采用机械深翻埋入法将有机物料均匀分布在耕作层内,深度控制在15至20厘米之间。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持水分平衡还能促进有机质与土壤颗粒紧密结合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天气条件。雨季来临之前完成作业可以减少雨水冲刷导致的养分流失风险;而在干旱季节则应配合灌溉措施以提高肥料效果。
最后,规程鼓励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定期采集土样检测pH值、有机碳含量等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以便及时调整后续管理策略。通过持续优化有机物料还田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白浆土旱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并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