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预制菜黄河鲤鱼的术语和定义、原辅料要求、感官要求、理化指标、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以鲜活黄河鲤鱼为主要原料,经预处理、烹饪、包装等工艺加工而成的预制菜黄河鲤鱼产品。
Title:Pre-made Dish: Yellow River Carp
中国标准分类号:X 20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预制菜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标准的更新与完善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市场规范具有重要意义。THNSPGYXH 016-2023《预制菜 黄河鲤鱼》作为一项地方性团体标准,对黄河鲤鱼这一特色食材在预制菜中的应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感官要求”部分新旧版本之间的差异,深入解读其变化背景、具体条款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新老版本标准在“感官要求”方面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对成品色泽、气味、组织状态等指标的描述上。旧版标准较为笼统,仅以“色泽正常”“无异味”等模糊表述为主,缺乏可操作性。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细化,明确了黄河鲤鱼预制菜应具备的典型感官特征,如“肉质紧密、富有弹性”“色泽呈淡黄或乳白色”等,并强调了不得出现腐败变质、异色异嗅等异常现象。
这一变化的背后,反映了行业对产品品质精细化管理的需求。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口感体验的关注度提升,标准的细化有助于企业更精准地把控生产过程,避免因感官指标不达标而导致的产品召回或市场投诉。同时,也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清晰的执法依据。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原料筛选,确保黄河鲤鱼新鲜度符合标准要求;二是优化加工工艺,防止因处理不当导致色泽变暗或肉质松散;三是建立完善的感官检验流程,安排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抽检,确保每批次产品均符合标准规定。
此外,标准的更新也提醒行业从业者关注技术升级与标准化建设的同步推进。通过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实现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条质量管控,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总之,THNSPGYXH 016-2023在感官要求上的细化,不仅是标准体系完善的重要体现,更为黄河鲤鱼预制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应以此为契机,强化内部管理,推动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助力预制菜产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