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松球果小卷蛾的防治技术要求、监测方法和综合防治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油松林区的小卷蛾防治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Pine Cone Tortrix in Pinus Tabuliform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734—2024油松球果小卷蛾防治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油松球果小卷蛾的防治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监测与预警
标准要求定期对油松林进行巡查,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两个关键时期。监测的重点包括观察树木是否有异常症状如枯黄、落叶等。一旦发现疑似病虫害迹象,应立即上报并启动调查程序。此外,还提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遥感技术和智能传感器来提高监测效率。
2. 综合防控措施
- 物理防治:建议采用人工摘除卵块、幼虫网袋等方法直接减少种群数量。同时,在冬季修剪受侵害严重的枝条以降低越冬基数。
- 生物防治:鼓励释放天敌昆虫如赤眼蜂或使用微生物制剂如白僵菌粉剂喷雾处理受害植株表面。
- 化学防治:当虫口密度达到经济阈值时可考虑施药控制。但需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环境污染及人畜安全风险。
3. 生态调控
加强森林抚育管理,改善林分结构,增强树势抵抗能力。例如通过合理间伐过密林分、保留适当比例的阔叶树种等方式构建健康稳定的生态系统。
4. 培训与宣传
各级林业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培训,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同时面向公众特别是林区居民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和支持力度。
5. 档案记录制度
所有防治活动均需建立完整详细的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时间地点、采取的具体措施效果评估等内容,以便后续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实践。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文解析,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