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的设计要求、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境内各级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Ultra-Thin Asphalt Pavement for High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 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816—2024《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是一部专门针对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的设计和施工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设计阶段的重要要求
# 1. 材料选择
规范中明确指出,用于超薄铺装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并且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例如,沥青混合料应选用改性沥青作为结合料,以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和耐久性。同时,集料的选择也至关重要,需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级配和较高的强度,以满足路面承载能力的需求。
# 2. 厚度控制
对于超薄铺装层的厚度,规范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超薄铺装层的厚度不宜超过15毫米,但也不得低于8毫米。这一规定旨在平衡施工成本与路面性能之间的关系,既保证了施工的经济性,又确保了路面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施工过程中的重点规定
# 1. 基层处理
在施工前,必须对基层进行全面检查和必要的处理。基层表面应当平整、清洁,无松散颗粒和积水现象。如果发现基层存在缺陷,如裂缝或凹陷,则需及时修补,以确保超薄铺装层能够牢固附着并发挥预期效果。
# 2. 摊铺工艺
摊铺是超薄铺装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规范强调,摊铺机应根据设计要求调整好工作参数,保持均匀的速度前进,避免出现波浪或不平的情况。此外,在摊铺过程中还需密切监控混合料的温度,确保其在适宜范围内,这对于保证铺装层的质量至关重要。
# 3. 碾压作业
碾压作业同样不可忽视。规范建议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初压,随后使用胶轮压路机完成复压。整个碾压过程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的原则,即紧跟摊铺机后面快速开始碾压,采用较低的速度进行多次碾压,以达到最佳压实效果。
质量检验与验收
# 1. 外观质量
外观质量是评价超薄铺装层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规范要求,铺装层表面应光滑、密实,无明显裂缝、坑槽等缺陷。任何不符合要求的部分都应及时返工处理。
# 2. 力学性能测试
除了外观检查外,还应对铺装层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抗压强度、弯拉强度以及水稳性等指标。这些数据将直接反映铺装层的实际性能,为后续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不仅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而且每一项规定都有其科学依据和技术考量,旨在确保公路沥青路面超薄铺装的质量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