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包括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制备、分析测试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行政区域内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Quality Assurance and Quality Control of Heavy Metal Monitoring in Construction Land Soil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804—2024《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确保黑龙江省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关于样品采集部分,标准要求采样点的布设应充分考虑地块的历史使用情况、周边环境影响以及可能存在的污染源。例如,在工业用地中,需特别注意靠近工厂排放口或废弃物堆放区的位置设置采样点。此外,采样深度也应根据污染物特性确定,对于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均需取样分析,以全面评估污染状况。
其次,在样品保存与运输环节,标准强调了样品容器的选择和密封性的重要性。所有用于保存土壤样品的容器必须是清洁、干燥且不会与样品发生反应的材质制成,并且在装填样品后要立即封盖并贴上唯一标识标签。运输过程中还需采取措施防止样品受到物理损坏或外界因素干扰,比如使用保温箱保持适宜温度等。
再者,实验室分析阶段,标准明确了不同重金属元素检测方法的选择依据及其适用范围。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测定铅(Pb)、镉(Cd),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则更适合于痕量金属如汞(Hg)、砷(As)的精确测量。同时,还规定了仪器校准、试剂纯度及空白对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以减少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影响。
最后,在数据处理与报告编制方面,标准提出了一系列质控指标用于评价监测结果的质量。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加标回收率、平行样相对偏差、检出限、定量限等参数。只有当这些质控指标均达到预定标准时,才能认为此次监测活动的数据具有可信度。另外,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应当包含详细的采样信息、分析方法描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以及必要的图表说明等内容。
综上所述,《建设用地土壤重金属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分析全过程都制定了严格的技术要求,为保障监测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也为相关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