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牛膝菊属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防治原则、调查与监测、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综合治理措施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牛膝菊属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治与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lien Invasive Plants - Eupatori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94-2024《外来入侵植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中关于牛膝菊属的防治,有以下重要条文需要重点关注:
一、监测与识别
条文:4.1.2
外来入侵植物的监测应包括定期巡查和定点监测。对于牛膝菊属植物,需特别注意其生长迅速、繁殖力强的特点,在春季萌发期和夏季生长旺盛期加强巡查频率。
解读:牛膝菊属植物由于种子数量庞大且传播途径多样,极易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面积覆盖。因此,监测工作不能仅限于常规检查,而应在关键时期增加人力物力投入,确保及时发现并记录其分布情况。
二、物理防治
条文:5.2.1
物理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人工拔除、机械割除等手段。对于零星分布的牛膝菊属植株,建议采用人工拔除的方式,并将拔除后的植株集中销毁处理。
解读:物理防治是最直接有效的早期干预措施之一。特别是在小范围或孤立生长的情况下,人工拔除能够避免化学药剂对环境造成污染。但需要注意的是,拔除后要彻底清理根部残留部分,防止再次萌发。
三、化学防治
条文:5.3.1
当牛膝菊属植物已形成较大规模时,可选用草甘膦等广谱性除草剂进行喷雾处理。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比,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药液飘移影响非目标植物。
条文:5.3.2
推荐在秋季牛膝菊属植物开花结实前实施化学防治作业,此时植株吸收养分能力较强,药效更佳。
解读:化学防治虽然高效快捷,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用药技巧。同时,考虑到生态安全问题,在选择施药时间和区域时需格外谨慎,尽量避开敏感生态环境区及水源地附近。
四、生物防治
条文:5.4.1
鼓励研究开发针对牛膝菊属植物特异性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作为辅助防控手段。
解读:生物防治是一种较为环保可持续的方法,通过引入特定的捕食者或病原体来控制害虫数量。尽管目前此类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但对于长期治理而言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方向。
五、综合管理策略
条文:6.1
各级政府及相关单位应建立完善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体系,制定年度行动计划,明确职责分工,落实经费保障。
条文:6.2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入侵植物危害性的认识,动员群众参与群防群治活动。
解读:单一的技术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只有通过多部门协作、多层次推进才能实现全面有效的防控目标。此外,广泛的社会参与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牛膝菊属等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蔓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