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的基本要求、制作流程、内容要求、质量控制和存档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各级气象部门开展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of Decision Meteorological Service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911-2024《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决策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流程与内容要求。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气象部门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支持而制作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和对象,确保所有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
二、术语和定义
1. 决策气象服务:指基于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结合社会经济状况、自然环境特点等综合因素,为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决策依据。
2. 气象服务产品:指通过文字、图表等形式表达的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及相关分析结论。
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内对于概念的理解,避免因表述不同而导致的工作偏差。
三、基本要求
1. 准确性:所有数据均需来源于权威机构,并经过严格审核验证后方可使用。
2. 及时性: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产品制作并提交给用户。
3. 针对性: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定制化地提供服务内容。
4. 规范性:遵循本标准的各项规定进行操作执行。
以上四点构成了整个标准的核心理念,强调了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重要性,只有做到准确、及时、针对性强且符合规范才能真正发挥出气象服务的价值。
四、产品类型及格式
1. 文字型产品
(1) 包括但不限于天气实况报告、短期气候预测意见、灾害性天气警报等;
(2) 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事实情况,必要时可附带简短说明;
(3) 字体大小建议不小于五号宋体,行间距保持在1.5倍左右;
(4) 必须标注发布时间以及编制单位名称。
2. 图表型产品
(1) 可包含但不限于地面观测站分布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图等;
(2) 图表应当清晰易懂,色彩搭配合理;
(3) 对于复杂的专业图表还需配备相应的解释说明;
(4) 同样需要标明制作日期及出处来源。
这一部分具体细化了不同类型产品的制作准则,使得实际操作有了明确的方向指引。
五、质量控制措施
1. 建立健全内部审查机制,确保每份产品都经过至少两名专业人员交叉检查无误后再对外发布;
2. 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团队整体业务水平;
3. 收集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完善自身服务体系。
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度,从而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六、应急响应流程
当遇到突发状况如重大自然灾害等情况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既定程序迅速生成相应级别的服务产品,并优先送达指定接收方手中。同时还要做好后续跟踪监测工作直至事态平息为止。
这部分内容体现了在特殊情况下如何快速有效地开展工作,保障了关键时刻的信息传递畅通。
总结来说,《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覆盖了日常及紧急状态下的各项工作要点,对于促进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气象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