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既有掘开式人防工程分类鉴定的标准、方法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既有掘开式人防工程的分类鉴定及评估工作。
Title:Classification and Appraisal Standard for Existing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 Part 2: Open Excavation Civil Air Defense Proje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1476.2-2024《既有人民防空工程分类鉴定标准 第2部分:掘开式人防工程》是针对已建成的掘开式人防工程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为标准中关键条款的解读:
5.1 工程结构状况评定
5.1.1 工程结构现状检查
对掘开式人防工程的结构现状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主体结构、防水层、排水系统等。重点检查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渗漏等问题。
解读:这一条款要求全面评估工程的整体状况,确保任何潜在的安全隐患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处理。例如,如果发现墙体有明显裂缝,则需进一步检测其深度和宽度,判断是否影响结构安全。
5.2 防护功能状况评定
5.2.1 防护设施完好性检查
检查防护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等防护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特别注意这些设施能否正常关闭以及密封性能如何。
解读:防护设施直接关系到战时的防护效果。如果防护门无法完全关闭或密封不严,可能在紧急情况下导致内部空间失去保护作用。因此,定期维护和测试这些设施至关重要。
5.3 使用功能状况评定
5.3.1 内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
评估内部照明、通风、通信等设施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所有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并且符合相关技术要求。
解读:良好的内部设施保障了平时使用的舒适性和战时的生命支持能力。例如,通风系统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空气质量,在战时尤为重要。
附录A(资料性附录)鉴定报告编制指南
A.1 鉴定报告内容
鉴定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程概况、鉴定目的与依据、现场检查结果、分析评价、结论及建议。
解读:完整的鉴定报告有助于后续管理和维护工作的开展。它不仅记录了当前的状态信息,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便于决策者参考。
以上是对DB34/T 1476.2-2024标准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遵循该标准有助于保持掘开式人防工程的良好状态,提高其长期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