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薄壳山核桃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要求、改造措施及管理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薄壳山核桃低产林的改造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Low-yield Stand Renovation of Pecan (Carya illinoin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92-2024薄壳山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薄壳山核桃低产林的改造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关键术语定义
标准中首先明确了几个核心概念:
1. 薄壳山核桃:指以果仁为主要经济价值的核桃品种。
2. 低产林:指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林地。
3. 改造: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提高低产林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过程。
这些定义为后续的技术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依据。
林分结构调整
根据标准,林分结构调整是改造工作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包括:
- 疏伐:对于过密的林分,应采取渐进式疏伐,确保每株树木有足够的光照空间。
- 补植:在稀疏区域适当补种优质苗木,保持合理的密度。
- 修剪:定期修剪枯枝病叶,促进树冠通风透光。
这些措施有助于改善林木生长环境,增强整体抗病能力。
土壤管理
土壤管理是维持林地生产力的基础:
- 深翻改土:每年秋季进行一次深度翻耕,深度不少于30厘米。
- 施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避免过度施肥导致土壤板结。
- 水土保持:采用梯田或水平沟等方法防止水土流失。
良好的土壤条件能够显著提升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对保证薄壳山核桃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 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发现并报告病虫害情况。
-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诱捕器、粘虫板等工具减少害虫数量。
- 生物防治:优先使用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来抑制病原菌扩散。
- 化学防治:仅在必要时谨慎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
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技术培训与推广
为了确保标准得到正确执行,还特别强调了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 各级林业部门应当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现场指导;
- 鼓励农民参加相关培训班,掌握先进栽培技术;
- 加强示范点建设,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只有当广大从业者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时,才能真正实现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DB34/T 4892-2024薄壳山核桃低产林改造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详细解读。希望对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朋友们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