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长输天然气管道常规检验的基本要求、检验方法、检验周期、缺陷评定及处理。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境内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常规检验和安全评估。
Title:Inspection Regulations for Long-Distance Natural Gas Pipelines (Routine Insp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728-2024《长输天然气管道检验规程(常规检验)》是安徽省发布的关于长输天然气管道常规检验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4MPa且公称直径不小于300mm的陆上长输天然气管道的常规检验工作。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场景,确保了检验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检验周期:根据管道运行年限、输送介质特性及历史运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首次检验周期为3至6年,以后每次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5年。此条款强调了检验周期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保证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 检验内容与方法:
- 外观检查:包括防腐层完整性、保温层状况以及外部损伤等。要求使用目视检查结合必要的辅助工具来评估这些方面。
- 壁厚测定:采用超声波测厚仪对直管段和弯头部位进行壁厚测量,目的是检测因腐蚀等原因导致的壁厚减薄情况。
- 无损检测:对于可能存在缺陷的位置,可采用射线照相法、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等方式进一步确认是否存在裂纹或其他形式的损伤。
- 泄漏测试:通过加压后观察压力下降速率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泄漏现象。
4. 安全评价:基于上述各项检查结果,结合风险评估模型给出管道整体安全性评价,并提出相应的维护建议。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维修计划制定及其实施效果的好坏。
5. 记录保存:所有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资料均需妥善保管至少一个完整检验周期以上时间。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追溯历史状况变化趋势,也为未来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参考依据。
6. 培训与资质管理:从事此类工作的技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才能上岗操作。同时鼓励企业定期组织内部学习交流活动以提升团队整体技术水平。
以上就是对DB34/T 728-2024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度解析,希望能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地方性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