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建钢质油气管道穿越段漏磁内检测的术语和定义、检测要求、操作流程、数据分析与评估方法及报告编制。本文件适用于新建钢质油气管道穿越段的漏磁内检测及相关质量评估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agnetic Flux Leakage Internal Inspection of New Steel Oil and Gas Pipelines Crossing Sec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F13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89-2024《新建钢质油气管道穿越段漏磁内检测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规定了新建钢质油气管道穿越段采用漏磁内检测技术的基本要求。以下是对规程中一些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钢质油气管道穿越段的漏磁内检测,包括检测前准备、实施过程以及结果评估等环节。
2. 术语和定义
- 漏磁检测:通过磁场变化来检测管道内部缺陷的技术。
- 穿越段:指管道在地下或水下穿越障碍物的部分。
3. 检测前准备
- 管道清洁:确保管道内部无杂物,必要时使用清管器清理。
- 设备校准:对漏磁检测仪器进行精确校准,保证数据准确性。
- 资料收集:收集管道设计图纸、施工记录等相关信息。
4. 检测实施
- 速度控制:根据管道材质和直径调整检测器运行速度。
- 信号采集:连续采集磁场强度变化信号,并记录位置信息。
- 环境因素考虑:注意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对检测的影响。
5.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
- 数据分析:利用专业软件处理原始数据,识别潜在缺陷。
- 缺陷分类:将发现的缺陷按照严重程度分类。
- 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概况、发现的问题、建议措施等内容。
6. 后续处理
对于检测出的问题部位,应制定详细的维修计划,并及时修复以保障管道安全运行。
此标准强调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全过程的质量把控,有助于提高油气输送系统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