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碳计量器具的配备与管理要求,包括总则、碳计量器具的配备原则、精度要求、检定/校准要求以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的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
Title:Requirements for Carbon Measuring Instruments Equipping and Management for Papermaking and Paper Products Enterpri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N0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ZSM 0071-2024中碳计量器具配备的新旧对比及应用解析
TZSM 0071-2024《碳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要求 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于近期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对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的碳计量工作提出了更细化的要求。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碳计量器具配备的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给出具体操作建议。
新旧版本的主要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对碳计量器具的配备更多是原则性描述,缺乏具体的技术参数和配置方案,导致企业在实际执行时难以把握。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提出了碳计量器具的种类、精度等级以及适用场景。例如,旧版中仅要求“配备必要的碳计量设备”,但并未说明具体需要哪些设备,而新版标准明确规定了锅炉效率监测仪、烟气分析仪等设备的具体技术指标。
以锅炉效率监测仪为例,旧版未对精度提出要求,而新版明确规定其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并且需要具备实时数据传输功能。这种变化反映了标准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旨在帮助企业更准确地掌握碳排放情况。
关键条文的应用方法
新版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关键工艺环节的碳计量器具配备”。对于造纸行业而言,蒸煮、漂白、干燥等环节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些环节的碳计量器具配备显得尤为重要。以下为具体应用方法:
# 1. 蒸煮环节
蒸煮过程中使用的蒸汽量较大,因此需要配备高精度的流量计。建议选择精度不低于0.5级的电磁流量计或涡街流量计,并定期校准以确保数据准确性。此外,还需同步安装温度传感器和压力变送器,以便全面监控蒸煮过程中的能耗状况。
# 2. 漂白环节
漂白环节涉及大量化学品使用,同时也会产生废水和废气。在此环节应配备烟气分析仪,用于检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浓度。标准要求此类设备需满足GB/T 37168的规定,即测量范围覆盖主要污染物指标,并且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此外,还应设置独立的数据采集系统,实现数据的自动记录与上传。
# 3. 干燥环节
干燥环节是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通常采用热风炉或烘干机。为了精确计量热能输入,应配备热量表,并保证其精度达到1级。同时,还需安装温湿度传感器,配合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干燥流程,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浪费。
实施建议
为确保新版标准的有效落实,企业可采取以下措施:
- 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梳理现有碳计量体系,列出需要新增或更换的设备清单,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
- 加强人员培训: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学习新版标准内容,熟悉各类碳计量器具的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 建立信息化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构建统一的碳排放监测平台,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可视化展示。
综上所述,新版标准通过细化碳计量器具的配备要求,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只有深入理解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碳管理水平,助力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