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农村水系的编码原则、编码结构和编码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范围内农村水系的统一编码及其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
Title:Coding Rules for Rural Water Systems in Anhui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45-2024《农村水系编码规则》是安徽省地方标准,用于规范农村水系的编码方法。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文的解读:
1. 适用范围:该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内农村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塘坝等水体的编码工作。明确指出本标准不适用于城市区域内的水系。
2. 术语和定义:
- 农村水系:指位于农村地区,由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水体及其相关设施组成的系统。
- 编码:为每个水体分配一个唯一标识符的过程。
3. 编码结构:标准规定了编码由五部分组成,分别是行政区划代码、水体类型代码、水体顺序号、分支标志和版本号。例如,编码格式为:340101R001A01。
4. 行政区划代码:采用国家标准GB/T 2260中的六位数代码表示,确保每个行政区域的唯一性。
5. 水体类型代码:用一位大写字母表示,如R代表河流,L代表湖泊,S代表水库,T代表塘坝。
6. 水体顺序号:按照水体在所属行政区域内的自然顺序编号,通常从001开始。
7. 分支标志:用字母A-Z表示主干水体的不同分支,有助于区分复杂水系中的不同支流。
8. 版本号:用两位数字表示编码的修订版本,便于管理和更新。
9. 编码原则:强调唯一性、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实用性,确保编码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这些条文为农村水系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基础,有助于实现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通过统一编码,可以更好地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及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