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产品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畜禽粪便和秸秆为原料进行混合堆肥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composting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Manure with Straw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833-2024《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是安徽省地方标准,为规范畜禽粪便和秸秆混合堆肥的处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对规程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原料选择方面,规程明确指出,应选用新鲜且未受污染的畜禽粪便以及干燥、无霉变的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同时要求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包括粉碎、筛分等步骤以确保堆肥过程顺利进行。
其次,在堆肥工艺参数设定上,规程规定了适宜的水分含量应在50%-60%之间,pH值控制在7.5-8.5范围内,并且碳氮比(C/N)应保持在25:1至30:1之间。这些参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微生物活动的有效性及最终产品质量。
再者,关于发酵周期的规定也很重要。一般情况下,整个发酵周期不应少于30天,其中高温阶段至少持续7天以上,期间温度需维持在55℃以上以杀灭病原菌和杂草种子。
此外,规程还强调了堆肥过程中通风的重要性,合理的通风可以促进氧气供应,提高堆体内部空气流通效率,从而加快有机物降解速度并减少异味产生。
最后,在成品质量检验方面,规程提出了多项检测指标,如有机质含量不得低于45%,总养分(N+P2O5+K2O)不低于5%,以及重金属含量不得超过国家相关标准限值等。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畜禽粪便与秸秆混合堆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料准备到产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要点,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了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的需求,对于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