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成果要求和技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查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Title:Compil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ounty-level Territorial Spatial Master Plann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范》(DB34/T 4820-2024)作为安徽省地方标准,为县级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选取了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在总则部分,该标准明确指出规划应遵循“全域覆盖、分类管控、协调优化”的原则。这意味着规划需涵盖整个县域范围,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并通过综合协调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最大化。这要求规划编制单位必须全面掌握县域内各乡镇的发展现状及未来需求,确保规划内容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其次,在规划期限与目标设定上,标准规定近期规划期限一般为5年,远期规划期限至2035年,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开发格局。这一目标体现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同时也强调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理念。编制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指标值,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指标、耕地保有量等,以保证规划目标既符合国家战略又切合地方实际。
再者,关于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标准特别强调要将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且难以恢复的重要生态空间纳入保护范围。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治理区等地段。此外还要求对已有的各类自然保护地进行整合优化,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维护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最后,在城镇开发边界内土地利用规划中,标准提出了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要求。一方面鼓励通过内涵挖潜方式提高现有建设用地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则倡导推进产城融合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布局与居住功能协调发展。同时还要注意预留一定比例弹性空间用于应对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增强规划适应能力。
综上所述,《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规范》从多个维度对县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做出了细致而全面的规定,有助于推动各地更好地落实国家关于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