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田间工程要求、播种前准备、滴灌系统运行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收获后处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新疆地区马铃薯种植中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的生产管理。
Title:Potato Water-Fertilizer Integration Technology under Drip Irrigation with Mulch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1T 079—2024 马铃薯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规程》是黑龙江省发布的关于马铃薯种植中采用水肥一体化与膜下滴灌技术的规范文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采用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进行马铃薯栽培的地区。这表明该标准主要针对黑龙江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以及马铃薯品种特性制定。
2. 术语和定义:
- 水肥一体化: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于水中,随水一起施入作物根区的技术。
- 膜下滴灌:在地膜覆盖下使用滴灌带直接向作物根部供水供肥的方式。
3. 环境要求: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土地,并确保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pH值介于6.0至8.0之间。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及肥料吸收效果。
4. 品种选择:推荐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且产量高的优质品种如“克新1号”等。同时注意根据不同区域特点调整播种期以避开霜冻风险。
5. 田间准备:
- 土壤深耕整平后铺设黑色或银灰色地膜。
- 按照设计好的行距布置滴灌管路,保证每株作物都能均匀接收水分和养分供给。
6. 施肥方案:
- 基肥施用比例占总肥量的40%-50%,追肥则根据生长期需要分次施加。
- 氮磷钾配比建议为1:0.5:1左右,具体用量需结合实际土壤测试结果确定。
7. 灌溉管理:
- 种子萌发阶段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度积水;幼苗期适当减少水量促进根系发育。
- 开花结实期增加灌溉频率并配合高浓度液体肥料补充营养。
8.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田块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采取物理、生物方法优先处理,必要时合理使用化学药剂。
9. 收获与储藏:当植株叶片枯黄脱落时即可采收,避免机械损伤影响商品价值。入库前应晾晒干燥,并控制温度湿度防止霉变。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摘录分析,全面掌握还需仔细研读原文档。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