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滴灌智慧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系统要求、播种前准备、田间管理、收获后处理及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范围内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进行智慧化管理的春玉米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lligent Management of Drip Irrigation and Water-Fertilizer Integration in Spring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8T 165—2024春玉米水肥一体化滴灌智慧管理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春玉米种植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规范性文件。这项规程为提高春玉米产量、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实现精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规程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一:灌溉系统设计与安装要求
规程中明确指出,滴灌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具体来说,滴头间距建议保持在30至40厘米之间,确保水分能够均匀分布到整个根系区域。同时,滴灌管路布局要合理规划,避免出现死角或过量灌溉现象。此外,为了保证长期稳定运行,所有管道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关键条文二:施肥方案制定原则
在施肥方面,规程强调了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重要性。根据试验数据推荐,在播种前施用占总氮量70%左右的基肥,剩余部分则通过滴灌系统分次追加给作物。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养分比例有所不同,苗期以氮为主促进幼苗健壮成长;拔节期至抽雄期需增加磷钾肥用量,有助于茎秆粗壮和籽粒饱满;后期适当减少氮肥投入,防止贪青晚熟影响品质。
关键条文三:监测与调控机制
规程还特别提到建立完善的田间监测体系对于实施智慧化管理至关重要。这包括但不限于土壤湿度传感器、叶绿素仪等设备的应用,实时采集各项生理指标并上传至云端平台进行分析处理。基于收集的数据反馈,可以及时调整灌溉频率和施肥强度,从而达到最佳的资源利用效果。另外,规程鼓励使用物联网技术构建远程控制系统,使得管理人员即使不在现场也能对整个灌溉过程进行有效监控。
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该规程的核心框架,旨在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技术手段,帮助农户更好地开展春玉米种植工作。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