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水处理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相关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Treatment in 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 for Marine Fish Farm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B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2350-2024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技术规范》是辽宁省发布的一项地方标准,为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水处理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水处理工艺流程方面,标准明确要求系统应包括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预处理环节强调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悬浮物,如采用过滤器或沉淀池,确保后续处理的水质符合要求。生物处理则需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标准特别指出必须建立稳定的硝化与反硝化系统以有效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后处理阶段旨在进一步净化水质,可采用活性炭吸附或紫外线消毒等手段,保障出水质量达标。
其次,关于设备选型与运行管理,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设备选型上,要求根据实际养殖规模合理配置处理能力,并优先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运行管理方面,规定应建立健全日常巡查制度,定期监测各项水质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温度等,并记录完整数据。同时,还要求操作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性能及维护保养知识,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再者,对于水质检测与评估部分,标准制定了详细的检测频率与评价标准。例如,溶解氧浓度应保持在6mg/L以上,pH值维持在7.8至8.5之间,总碱度不低于100mg/L。此外,还要求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水质评估,结合历史数据判断系统整体状况,并据此调整优化处理方案。
最后,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标准也做出了明确规定。一方面,要求养殖废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外排,不得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则鼓励采用资源化利用技术,比如将处理后的尾水用于灌溉或其他非直接接触人类活动领域,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DB21/T 2350-2024》不仅涵盖了海水鱼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技术要点,而且对具体实施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给出了明确指引,有助于推动该行业朝着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