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体外冲击波治疗骨肌疾病的术语和定义、设备要求、治疗流程、操作规范、安全要求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体外冲击波治疗骨肌疾病的诊疗活动及相关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 of Bone and Muscle Disea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5/T 2846—2024《体外冲击波治疗骨肌疾病技术规范》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发布的,旨在规范体外冲击波疗法在骨肌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这项标准适用于骨科、运动医学科及康复医学科等科室使用体外冲击波设备对骨肌疾病患者的治疗。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体外冲击波:指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产生的压力脉冲声波,这种声波能够在人体组织中传播并产生生物学效应。
2. 骨肌疾病:包括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各种疾病,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肩周炎、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跟腱炎、足底筋膜炎等。
二、人员要求
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并接受过体外冲击波治疗的专门培训。
2. 医疗机构需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三、设备要求
1. 设备必须符合国家医疗器械的相关规定,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2.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密度和频率参数设置。
四、治疗前准备
1.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病史及当前健康状况。
2. 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过程及其可能的风险与收益,获得知情同意书签署。
五、治疗实施
1. 根据诊断结果确定治疗部位与范围。
2. 使用耦合剂涂抹于治疗区域表面,然后将探头放置于目标位置开始治疗。
3. 控制每次治疗时间不超过15分钟,总疗程一般为3-5次,间隔时间为7天左右。
六、注意事项
1.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异常立即停止操作并采取相应措施。
2. 完成治疗后建议患者适当休息,并指导其进行必要的康复锻炼。
3. 记录每次治疗的数据信息以便后续跟踪随访。
以上是DB45/T 2846—2024《体外冲击波治疗骨肌疾病技术规范》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析。遵循这些规范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保障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