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矮化自根砧带分枝苗木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规划、繁殖材料准备、播种育苗、嫁接、苗木管理、质量要求及出圃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苹果矮化自根砧带分枝苗木的繁育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Propagation of Apple Dwarf Self-rooted Branching Nursery Stoc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4737—2024《苹果矮化自根砧带分枝苗木繁育技术要求》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为规范苹果矮化自根砧带分枝苗木的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从标准中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与鉴定
标准规定,用于繁育的苹果矮化自根砧品种应具有良好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丰产性能。具体而言,苗木繁育单位需对引进的品种进行严格的田间观察和检测,确保其遗传稳定性。在实际操作中,这要求育苗者不仅要熟悉各种苹果品种的特性,还需掌握一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病害问题。此外,还强调了品种鉴定的重要性,即通过DNA分子标记等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确认品种纯度,避免因品种混淆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二、繁殖材料准备
关于繁殖材料的选择,标准明确指出必须使用健康无病毒的插穗作为繁殖母本。这意味着在采集插穗时要严格筛选,剔除任何带有病虫害迹象的植株。同时,为了保证插穗的质量,在采后处理过程中也需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立即浸泡消毒液以防止微生物侵入,并迅速移至适宜条件下保存直至使用。这一环节直接关系到后续繁育的成功率以及最终苗木的质量,因此不容忽视。
三、扦插基质与环境控制
对于扦插基质的要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物理化学性质指标,例如pH值应在5.5-6.5之间,孔隙度不低于40%,且不含重金属污染物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插穗生根过程中的水分吸收、养分供应及气体交换效率。另外,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扦插作业时,还需要对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加以精准调控,通常建议白天保持20-25℃,夜间不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左右。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有利于插穗快速生根发芽的理想环境。
四、田间管理技术
当幼苗移植到大田后,标准对田间管理工作做出了细致的规定。其中包括合理的行间距设置(一般为1米×1.5米),适时灌溉施肥,定期修剪整形等内容。特别是在灌溉方面,提倡采用滴灌或微喷灌等方式,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减少病害发生几率。而修剪工作则侧重于去除多余侧枝和弱小枝条,促进主干生长强壮,形成良好树形结构。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苗木的整体素质,为其今后进入生产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五、病虫害防治
鉴于苹果矮化自根砧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威胁,标准特别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在日常巡查中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应立即隔离疑似病株并取样送检;其次,在化学药剂使用上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产品,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最后,结合物理方法如人工捕捉害虫成虫或清除杂草等辅助手段共同发挥作用。通过上述综合施策,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保障苗木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苹果矮化自根砧带分枝苗木繁育技术要求》不仅涵盖了从品种选育到成品出圃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体现了当前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技术成果。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优化方案,从而推动我国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