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仙鹤草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繁育、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和技术档案。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仙鹤草的规范化栽培。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grimonia Pilosa -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17T 411-2024《中药材栽培技术规程 仙鹤草》是河南省针对仙鹤草栽培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详细解读:
【条文】3.1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5293的规定,土壤pH值宜为6.0~7.5。
【解读】这一条明确了仙鹤草种植的土壤条件要求。土壤酸碱度在6.0至7.5之间最为适宜,这样的土壤环境有利于仙鹤草的生长发育和药效成分积累。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其正常生长。
【条文】4.1 种子质量应符合GB/T 18673的规定。
【解读】种子质量直接影响仙鹤草的产量和品质。本条规定了种子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等指标,以确保种植出的仙鹤草符合药用要求。
【条文】5.1 播种期应在每年春季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
【解读】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对仙鹤草的生长至关重要。此时间段内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可以有效避免早春低温冻害和夏季高温干旱的影响。
【条文】6.2 定植密度以每平方米种植4~6株为宜。
【解读】合理的定植密度能够保证仙鹤草个体间有足够空间生长,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过密会导致植株间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影响产量和品质;过稀则会造成土地浪费。
【条文】7.1 追肥应在每次采收后进行,追施氮磷钾复合肥,用量为每亩20~30kg。
【解读】仙鹤草多次采收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定期补充养分。追肥时应注重平衡施肥,氮磷钾合理搭配,既能促进新梢生长又能增强抗病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以上条文从环境选择、种子质量、播种时间、定植密度到田间管理等方面对仙鹤草栽培进行了规范指导,对于提升仙鹤草的栽培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