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良种生产的产地环境、亲本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小麦良种的生产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heat Quality S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4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07/T 121-2024《小麦良种生产技术规程》是山东省为规范小麦良种生产而制定的地方标准。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要求选用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优质高产品种。解读时强调,应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品种,同时关注品种的抗病性、适应性和产量潜力。
二、种子处理
规定播种前要进行精选、晒种和药剂拌种。精选可提高种子纯度,晒种能增强种子活力,药剂拌种则有助于防治苗期病虫害。实际操作中需严格按照推荐剂量用药,避免药害。
三、整地施肥
要求深耕细耙,施足底肥。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深松耕层有利于根系发育;平衡施肥注重氮磷钾配合,适当增施有机肥。解读时指出要依据测土配方结果调整施肥方案。
四、播种
明确适宜播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6℃左右。过早易感染病害,过晚影响分蘖成穗。合理密植也很关键,一般旱地每亩基本苗控制在25万左右,水浇地可适当增加。
五、田间管理
包括适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灌溉要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防治病虫害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解读时提醒要密切监测田间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六、收获
提倡适期收获,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进行。过早会影响产量和品质,过晚容易导致落粒。机械化收获要注意调整割台高度,减少损失。
七、质量控制
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记录制度,从种子来源到收获全过程都要有据可查。解读时强调质量追溯体系的重要性,确保良种生产的可追溯性。
八、档案管理
规定要妥善保存各项生产记录,至少保存三年以上。解读时指出这不仅是满足监管需求,也是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九、附录
附录提供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指标和常用药剂清单。解读时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荐适合的防治策略。
总之,该标准涵盖了小麦良种生产的各个环节,为规范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各地在执行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