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荒山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造林地选择、苗木选择与准备、种植技术、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荒山造林的规划、实施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fforestation on Barren Mountai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11/T 152-2024《荒山造林技术规程》是山东省日照市发布的地方标准,为荒山造林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对规程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日照市行政区域内荒山的造林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地域和对象限制,确保了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荒山”、“造林”等关键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荒山”是指未经开发或已退化的山地,具有明显的地形特征和植被稀疏的特点。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造林前准备
1. 地形勘察:要求全面了解造林地的坡度、土壤类型、水分状况等自然条件。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后续种植方案的设计。
2. 种苗选择:规定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同时强调苗木质量需符合国家标准,保证成活率。
四、造林施工
1. 栽植密度:根据不同树种特性确定合理的株行距,以优化空间利用并促进树木生长发育。
2. 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施肥等环节,旨在改善立地条件,增强幼林活力。特别提到每年至少进行两次抚育作业。
五、病虫害防治
提倡采用生物防治为主的方法,如释放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数量。化学药剂使用时须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并做好防护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六、验收与建档
造林完成后需按照相关指标组织验收,合格后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档案内容应包括项目概况、实施过程记录、成效评估结果等信息,以便日后查询参考。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荒山造林技术规程》从前期准备到后期维护都制定了详尽的操作规范,有助于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率,对于恢复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