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机构与人员配置、安全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应急处置及培训等方面的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行政区域内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
Title:Elevator User Safety Main Responsibility Implementation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9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06T 132-2024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规范》是一项地方性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电梯使用单位更好地履行安全主体责任。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关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配备
规范要求电梯使用单位应根据电梯数量和工作量合理配置专职安全管理员。具体而言,对于拥有30台以上电梯的单位,至少应配备2名专职安全管理员;每增加30台电梯,需增配1名。这一规定强调了安全管理的人力资源保障,确保日常巡查、维护保养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关于电梯定期检验
明确规定电梯使用单位应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这有助于避免因超期未检而导致的安全隐患。同时,还要求在检验过程中积极配合检验人员的工作,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
三、关于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演练
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完善的电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预案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报警程序、现场处置措施、人员疏散方案等。通过定期演练可以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时造成的损失。
四、关于电梯维保质量监督
使用单位有责任对电梯维保单位的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包括但不限于检查维保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核实维保频次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确认维保项目是否全面覆盖等。此举有利于保障维保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电梯使用寿命并降低故障率。
五、关于乘客行为管理
规范特别指出,使用单位需加强宣传教育,引导乘客正确使用电梯,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轿厢,不得强行扒门或倚靠轿厢门。此外,还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事项。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人为因素引发的安全事故。
六、关于档案资料管理
要求建立完整的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包含但不限于产品出厂资料、安装验收报告、定期检验报告等文件。并且要妥善保管这些资料至少保存至电梯报废为止。良好的档案管理不仅便于追溯历史信息,也为后续的维护保养提供了依据。
综上所述,《DB4106T 132-2024》从多个维度明确了电梯使用单位应尽的安全主体责任,为促进电梯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