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标准。本文件适用于采用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的公路工程设计与施工。
Title:Code for Design of Road Chloride Magnesium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中国标准分类号:U416.2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3T 2327-2024公路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青海省发布的关于公路路面设计的技术标准。该规范适用于公路工程中采用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作为面层材料的路面设计。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一、适用范围与术语定义
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工程中氯氧镁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工作。对于其他特殊用途的道路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定义:
(1)氯氧镁水泥混凝土:以氯化镁溶液为激发剂,氧化镁粉为主要胶凝材料,掺入适量改性剂、填充料等制成的复合材料。
(2)疲劳寿命:在重复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达到预定失效状态前能承受的加载次数。
二、基本规定
1. 设计原则:应遵循安全性、耐久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原则。确保路面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和抗滑性能。
2. 荷载等级划分:根据交通量大小将荷载分为五个等级,从轻到重依次为一级至五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的设计参数。
三、材料要求
1. 氧化镁粉:纯度不低于95%,比表面积不小于300m²/kg。
2. 氯化镁溶液:浓度控制在28%-32%之间,pH值保持在7-8范围内。
四、路面结构设计
1. 厚度计算公式:H=Q/(K×σ)。其中H表示设计厚度(mm),Q表示设计荷载(kN),K表示分项系数,σ表示允许应力(MPa)。
2. 分层设计:路面由上至下依次为面层、基层和垫层。面层厚度一般为80-120mm,基层厚度宜为150-200mm,垫层厚度不宜小于200mm。
五、施工质量控制
1. 搅拌时间:干料搅拌不少于2分钟,湿料搅拌不少于3分钟。
2. 养护条件:初期养护温度保持在15-25℃,相对湿度不低于85%,养护期不少于7天。
六、检测与验收
1. 抗压强度试验:每1000m³取样一组,每组试件数量为6个。
2. 平整度检测:使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测量,最大间隙不超过5mm。
以上内容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读,实际应用时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全面考虑各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