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三江平原地区大豆种质资源的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Soybean Mosaic Virus in Soybean Germplasm of the Sanjiang Plai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三江平原地区大豆种质资源在面对花叶病毒病时的抗性进行科学鉴定和评价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在标准中明确了一些专业术语,如“抗性指数”,它是指通过特定方法测定的大豆品种对花叶病毒病的抵抗能力量化值。抗性指数越低表示该品种对该疾病的抵抗力越强。此外,“病情严重度”也被定义为田间观察到的受感染植株叶片上出现病斑的程度评分。
鉴定对象与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三江平原范围内所有栽培的大豆品种以及野生大豆资源。要求试验地应具有典型的自然发病环境,并且在过去三年内未曾种植过任何可能携带花叶病毒病源的作物。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样品采集需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在不同地块均匀选取样本,确保所选样本能够代表整个区域内的大豆生长状况。对于采集回来的大豆植株,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清洗、消毒等预处理步骤,以减少外界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与实施
实验设计采用对照组与处理组对比的方式来进行,其中对照组使用已知感病性强的品种作为参照标准。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比如光照时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子要保持一致。同时还要注意记录每次测量的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数据收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发病初期至成熟期各个阶段的病情发展情况;不同品种间的表现差异;以及与对照组相比的变化趋势。数据统计时可以运用方差分析法来判断各处理间的显著性差异,从而得出结论。
结果解释与应用建议
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果,我们可以对各个参试品种作出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推广应用建议。例如,对于那些表现出较强抗性的新品种,可以考虑扩大种植面积;而对于那些仍然较为敏感的老品种,则需要加强管理措施或者寻找替代方案。
以上是对《DB2308T 198-2024 三江平原大豆种质花叶病毒病抗性鉴定及评价技术规程》部分重要内容所做的简要说明。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项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