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多层平养商品肉鸡场建设的基本要求、场地选择、布局规划、建筑结构、设施设备配置及环保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采用多层平养模式的商品肉鸡场的设计、建设和验收。
Title:Construction Specification for Multi-level Floor-raised Broiler Farm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2005-2024《多层平养商品肉鸡场建设规范》是江西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多层平养模式下商品肉鸡养殖场的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读。
一、选址要求
1. 场址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向阳、通风良好且远离居民区、工业区及主要交通干道的地方。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鸡群健康生长所需的自然环境条件,避免外界污染源对养殖活动的影响。
二、场区布局
1. 鸡舍布置:鸡舍宜呈东西走向排列,间距不小于20米。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同时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2.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生产区应位于上风向,生活区设在下风向,并保持适当距离。这有助于防止人为因素带来的交叉感染。
三、鸡舍设计
1. 面积与容量: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不得超过15只,总存栏量不宜超过设计规模的80%。此规定旨在维持适宜的饲养密度,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促进肉鸡健康成长。
2. 温湿度控制:鸡舍内温度应控制在18℃至2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50%-70%范围内。良好的温湿环境有利于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发病率。
四、设施配备
1. 供水系统:应设置独立的饮用水供应系统,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清洁安全的水源是保障肉鸡正常代谢的基础。
2. 排污处理:建立完善的粪便收集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资源化利用或达标排放。此举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提高了经济效益。
五、防疫措施
1. 进出管理:设立专用通道供人员、车辆进出,并实行严格的消毒制度。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场内是防控疫病的关键环节。
2. 疫苗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定期为肉鸡注射疫苗,增强其免疫力。科学合理的免疫计划能够有效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基于DB36/T 2005-2024标准中的核心要点展开阐述,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从业者有所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