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寒区退化草地改良的技术要求、实施方法、监测与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寒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与可持续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graded Grassland Improvement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653—2024《寒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寒区退化草地改良的重要地方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寒区退化草地的改良工作,包括天然草地和人工草地。这为开展草地改良提供了明确的工作区域界定。
二、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退化草地\"、\"草地改良\"等核心概念进行了定义。例如,“退化草地”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导致草地植被盖度下降、生产力降低、土壤结构破坏等现象的草地。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草地调查与评估
标准要求在改良前进行详细的草地调查与评估。主要包括草地类型、植被组成、土壤状况、草地生产力等方面的调查。通过科学评估确定草地退化的程度和原因,这是制定合理改良方案的前提。
四、改良措施
1. 草地补播:选择适宜的草种进行补播,提高草地覆盖度。标准推荐使用本地适应性强的优良牧草品种。
2.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改善土壤肥力。建议采用有机肥料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
3. 灌溉措施:对于缺水地区可采取节水灌溉技术,保证草地正常生长需求。
4. 围栏封育:通过设置围栏限制牲畜进入,促进草地自然恢复。
五、监测与评价
标准强调了改良后的草地需要定期监测其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内容包括草地植被恢复情况、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牲畜承载能力提升等方面。通过持续跟踪评估,不断优化改良措施。
六、附录部分
附录中提供了详细的草地改良技术参数表,如不同草地类型的适宜补播量、施肥量等具体数值,为实际操作提供了直接参考依据。
以上是对DB15/T 3653—2024《寒区退化草地改良技术规范》中重要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有效推进寒区退化草地的修复与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