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环保
  • DB14T 3052—2024 森林康养林评价规范

    DB14T 3052—2024 森林康养林评价规范
    森林康养评价规范生态环境健康管理林地资源
    20 浏览2025-06-03 更新pdf1.84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森林康养林的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程序。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森林康养林的评价与管理。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Forest Health and Wellness Fores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 封面预览

    DB14T 3052—2024 森林康养林评价规范
  • 拓展解读

    《DB14T 3052—2024 森林康养林评价规范》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评估森林资源为人类健康提供的支持能力,推动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明确提出了森林康养林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因子、健康因子和社会服务三个主要维度。其中生态因子涵盖空气质量、水体质量、土壤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等;健康因子则涉及负氧离子浓度、植物精气含量以及林内微气候条件;社会服务因子关注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质量和游客体验。这些指标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全面反映森林康养功能的框架。

    生态因子要求

    在生态因子部分,标准对空气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森林康养林区域内的PM2.5年均浓度应低于35微克/立方米,并且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需达到每立方厘米1500个以上。同时强调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完整性的重要性,要求区域内动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具有较高的自然度指数。此外还特别提到要维护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确保地表水质量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及以上。

    健康因子考量

    健康因子方面,标准指出森林康养林应当具备适宜人体健康的物理环境条件。例如,夏季林内平均气温不宜超过26℃,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另外,植物精气作为影响人们身心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释放量也被纳入考量范围。标准建议选择那些能够有效改善人体免疫系统、促进新陈代谢的树种进行种植。

    社会服务要素

    对于社会服务要素,标准不仅重视硬件设施如步道、休息亭等建设情况,也十分注重软件服务的质量提升。它提倡建立完善的导览解说系统,让访客能够充分了解森林资源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鼓励开展各种形式的互动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与归属感。此外,在安全管理上也有明确规定,比如设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定期检查维护设施设备等。

    其他注意事项

    值得注意的是,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整个过程中的贯彻执行。这意味着不仅要考虑当前利益最大化,更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合理规划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过度开发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同时,还需建立健全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各项指标变化趋势,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优化。

    总之,《DB14T 3052—2024 森林康养林评价规范》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且操作性强的方法论指导,有助于促进我国森林康养事业健康发展。通过遵循这一标准,可以更好地发挥森林资源的独特优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求。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DB14T 3049—2024 翅果油树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