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乡树木健康状况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城乡树木健康状况的评价工作,为城乡绿化管理和生态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Tree Health Stat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3048—2024城乡树木健康状况评价技术规范》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该标准为城乡树木的健康状况评价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术语和定义。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树木健康状况”的概念,指的是树木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其生理功能、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胁迫的抵抗能力的状态。这一定义为后续评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评价指标体系方面,标准指出应从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生态适应性三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例如,形态特征包括树冠完整度、枝叶密度等;生理特性涉及光合作用效率、水分利用效率等;生态适应性则考量抗病虫害能力及耐盐碱性能。这些指标的选择充分考虑了影响树木健康的多重因素。
再者,评价方法部分强调采用综合评分法进行量化评估。具体而言,需根据各项指标的实际测量值对照相应权重计算总分,并据此划分健康等级。同时,还特别提到对于特殊种类或极端环境下生长的树木可适当调整权重比例以确保评价结果更加精准。
此外,关于数据采集与处理环节,标准要求所有原始数据必须真实可靠且来源清晰可追溯。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要运用统计学原理剔除异常值,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便于长期跟踪监测。
最后,在实际应用中还需注意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需求灵活调整评价流程。例如,在城市绿化项目中可能更侧重于观赏价值和技术难度较高的树种,在乡村景观建设时则需兼顾经济收益与生态保护双重目标。
综上所述,《DB14T 3048—2024城乡树木健康状况评价技术规范》不仅规定了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技术路线,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全面而细致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高城乡绿化管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