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医疗
  • TCACM 1452-2023 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TCACM 1452-2023 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中医辨证
    15 浏览2025-06-01 更新pdf0.83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肾虚血瘀证的诊断依据、诊断方法及判定标准。本文件适用于中医临床对肾虚血瘀证的诊断及相关科研工作。
    Title:Diagnostic Criteria for Kidney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中国标准分类号:R2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 封面预览

    TCACM 1452-2023 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
  • 拓展解读

    肾虚血瘀证是中医理论中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广泛存在于多种慢性疾病之中。在TCACM 1452-2023《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中,对这一证候的诊断有了更为科学和系统的规范。本文将聚焦于“舌象变化”这一关键条文的新旧版本差异及其临床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舌象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及“舌质暗或有瘀斑”,并未进一步细分具体表现形式及严重程度。而在新版标准中,则明确指出舌象的变化不仅包括舌质暗、瘀斑,还应观察舌下络脉是否粗大、迂曲以及是否有紫红色改变等细节。这种细化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体内血瘀的程度。

    以舌下络脉为例,在实际应用时,医生需仔细检查患者舌下的静脉情况。正常情况下,舌下静脉应该是细小且颜色较浅的;如果发现其变得粗大、颜色加深甚至呈现紫红色,则可以作为判断是否存在肾虚血瘀证的重要依据之一。此外,在结合其他症状如腰膝酸软、乏力等综合分析后,能够更加精准地作出诊断。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该条文时还需要注意排除因饮食不当或其他非病理性因素导致的暂时性舌象改变。因此,在日常诊疗过程中,除了依赖直观观察外,还应当询问患者的近期生活习惯,并结合脉诊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评估。

    通过这样的改进,《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使得临床医师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病情特点,提高诊断准确性,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这不仅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现代医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体现。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TCZSPTXH 289-2024 潮州菜 潮式鱼胶冻烹饪工艺规范
    无相关信息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