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白于山区集雨造林过程中整地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白于山区及其类似生态区域的造林整地工作,旨在提高雨水利用率和造林成活率。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inwater Harvesting Afforestation in Baiyu Mountain Area - Part 2: Land Prepar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T 1824.2-2024《白于山区集雨造林技术规范 第2部分 整地》是针对白于山区特殊地理条件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在整地方式上,标准指出应采用鱼鳞坑、水平阶和反坡梯田三种主要形式。其中鱼鳞坑的规格要求为直径1米左右,深度约30厘米,坑位应选在坡面中部偏下的位置;水平阶则要求阶面宽度不少于1米,阶高控制在30-50厘米之间,并且要保证阶面平整;反坡梯田的坡度需小于25度,田面宽度不低于2米,同时要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
关于整地时间,标准建议春季和秋季为最佳时期。春季整地应在解冻后立即开展,以充分利用土壤解冻后的湿润状态;秋季整地则宜在落叶后进行,以便于保墒和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整地的质量要求。整地后的土壤应达到疏松、平整、无石块杂草的标准,确保造林时苗木能够顺利扎根生长。对于整地后的保墒措施,如覆膜、覆草等方法也有明确的规定,要求覆膜严密无缝隙,覆草厚度不低于10厘米,并且要定期检查维护。
这些具体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白于山区造林的成功率,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