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梨晚霜冻害的防灾减灾技术措施,包括灾害监测、预警、预防和补救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梨种植区的晚霜冻害防御与减灾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Late Spring Frost Damage in Pear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726-2024梨晚霜冻害防灾减灾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梨树晚霜冻害的预防和灾后管理的技术规范。该规程从监测预警、预防措施到灾后管理都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下面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监测预警部分,规程要求种植户应建立完善的气象观测系统,定期记录气温变化情况。特别强调在春季梨树花期前后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当预测到可能发生的低温天气时,需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及时准确的信息能够为后续操作争取宝贵时间。
其次,在预防措施中,规程提出了多种有效的物理防护方法。例如,可以在果园内设置烟雾发生器,在冷空气来临前点燃以提高局部温度;或者采用覆盖法,利用稻草、塑料薄膜等材料对幼苗进行覆盖保护。这些简单实用的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寒流对梨树造成的伤害。
此外,规程还特别重视化学调控的应用。建议在花芽萌动至开花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赤霉素或细胞分裂素类物质,以增强植株抗逆性。同时,在霜冻发生后,可喷洒防冻剂或叶面肥,促进受损组织恢复。
对于灾后的管理工作,规程指出首先要评估冻害程度,根据不同受害等级制定相应的补救方案。轻度冻害可通过修剪枯枝、加强肥水管理来恢复;重度冻害则需要更换新苗并重新规划种植布局。另外,规程还提倡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熟品种组合种植方式来分散风险,确保即使遭遇极端气候也能保持一定产量稳定。
总之,《DB41/T 2726-2024梨晚霜冻害防灾减灾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有助于梨农更好地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措施,不仅可以减轻晚霜冻害的影响,还能促进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