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的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技术、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利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蒙古栎果材兼用林的培育与经营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rectional Cultivation of Quercus Mongolica Forests for Both Fruit and Timber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10T 152-2024《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指导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培育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造林地的选择。标准中明确指出,造林地应选择在海拔300至800米之间,坡度不超过25度的阳坡或半阳坡地段。土壤类型以棕壤、褐土为主,要求土壤厚度不低于60厘米,pH值在6.0至7.5之间。这一规定旨在确保造林地具有良好的水热条件和肥力水平,为蒙古栎的生长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在苗木选择与处理方面,标准强调使用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一年生容器苗。栽植前需对苗木根系进行修剪,保留长度约20厘米,并用泥浆蘸根处理,以提高成活率。同时要求栽植深度比原土痕深2-3厘米,确保根系舒展且覆土压实。
再者,抚育管理措施也至关重要。标准建议每年进行两次除草松土作业,分别安排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落叶后。施肥采用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每株施用有机肥2-3公斤,尿素0.1公斤。此外,还需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化学药剂喷洒等措施。
最后,关于采伐更新环节,标准提出当林分年龄达到50年以上时可考虑进行部分更新采伐。采伐强度控制在30%以内,保留母树不少于20株/公顷,以便形成自然更新的良好环境。
这些关键条文构成了蒙古栎果材兼用林定向培育的基本框架,通过严格遵循上述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林分质量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