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报告。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电梯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评价工作。
Title:Elevator User Safety Management Evaluation Guidel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6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16T 21-2024 电梯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导则》是四川省地方标准,为电梯使用单位提供了安全管理的规范和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3.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关键概念,如“电梯使用单位”,它是指具有电梯管理权利和义务的单位,可以是产权单位、实际使用管理者或受委托的管理单位。这一定义明确了责任主体,有助于避免因权责不清导致的安全隐患。
其次,在“4.基本要求”中强调了电梯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岗位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制度等。这表明电梯使用单位不仅要关注设备本身,还要注重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确保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
再者,“5.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指出,电梯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专人负责电梯安全管理工作,并且要求管理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此举旨在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水平,降低因人为因素引发事故的风险。
另外,“6.设备维护保养”部分特别提到,电梯使用单位需与具备资质的维保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还规定了日常巡查频率以及故障处理流程等内容,以保证电梯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最后,“7.应急处置与事故救援”要求制定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能够迅速响应。此外,还鼓励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来记录电梯运行数据及维修保养信息,便于追溯查询。
综上所述,《DB5116T 21-2024》从多个维度对电梯使用单位提出了严格而全面的要求,其目的在于通过规范化管理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